《简牍探中华》:带你认识2300年前的“计算器”
“简”述历史,计算器“牍”懂中华。简牍12月8日(本周日)晚八点档,探中AG超玩会入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将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华带继续陪伴观众从片片简牍,认识溯源中华。年前
《简牍探中华》第一季节目通过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简牍天回医简、探中悬泉汉简等八大代表性简牍的华带呈现,挖掘文物的认识AG超玩会入口多重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年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计算器助冷门之学热传热播,简牍深受观众喜爱,探中也获得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第二季节目迎来全新升级,创新打造舞台空间与特效空间虚实融合的多维空间场景,探秘简牍所蕴含的中华文脉密码。首期节目聚焦近2500枚世所罕见的战国竹简清华简,带领观众穿越到先秦时代,一探古人丰富、智慧和深邃的思想世界,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
由21支简组成
先秦实物“计算器”能进行分数乘除
2008年7月,近2500枚战国竹简从境外被抢救回来,入藏清华大学,被命名为清华简。这批珍贵简牍最长的49厘米,最短的不到10厘米,竹简上的文字大多数仍然清晰可见,书写精致工整。沉睡2000多年的清华简,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苏醒过来,诸子思想、历史文化、天文历法、律法术数、医学方技,让观者无不惊叹于先秦文明的兼容并包、博大精深。
节目现场,主持人龙洋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共同破译清华简中的文化密码。
观众将认识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乘法表——《算表》,感受穿越历史的数学之美。这一距今2300多年的先秦实物“计算器”,由21支简组成,不仅可以计算100以内两个任意整数的乘除,还能计算包含分数的乘除。
记述商王武丁与傅说故事的《傅说之命》,可能是首次面世的周文王遗言《保训》,填补历史空白、记录楚人起源的《楚居》等失传已久的古代典籍也将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娓娓道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历史故事。
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
散佚文献重见天日
作为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第二季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创新打造主舞台大屏、简牍屏、甬道地屏、特效绿幕构成的多舞台空间,带给观众年轻化、科技化的视听体验。首期节目,观众将与商王武丁、傅说、周文王、周武王、楚庄王等展开跨越时空的相见。
《简牍探中华》第一季节目中,一个个“首次发现”“首次复原”“首次公开”将关于简牍的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带入公众视野,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和探索动力,也增进了社会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关注。新一季节目将延续用文化节目“续写”文明历史的创作思路,揭秘简牍研究最新成果。
自2010年以来,清华大学以每年发布一辑整理报告的方式,公布清华简的最新研究成果,至今已发布十三辑。《简牍探中华》将邀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提前公布清华简第十四辑整理报告中的重大发现:三篇失传2000多年的重要文献《成后》《昭后》《两中》。据黄主任介绍,《成后》《昭后》很可能是失传已久的古文《尚书》篇章,内容主要涉及西周成王和昭王,对了解西周早期的历史,了解成王、昭王非常重要。长篇著述《两中》有88支简,丰富的记载有利于我们更好认识夏代早期的历史。
简牍是古人智慧与生活的缩影,诉说着历史,也启迪着未来。12月8日(本周日)晚八点档,《简牍探中华》第二季将亮相央视综合频道(CCTV-1),让我们一同探寻清华简里的中华故事,品味泱泱华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 ·嘉元科技估量一季度净利润2200万元
- ·注意防御!热带低压31日晚或将登陆广东
- ·外交部:对12家美国军工企业及10名高管采取反制措施
- ·到2025年,我国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将减至15个月
- ·美股盘中因“假新闻”经历剧烈波动,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
- ·注意防御!热带低压31日晚或将登陆广东
- ·预警升级!新一轮暴雨+大暴雨瞄准广东!艾云尼或成今年首个超强台风→
- ·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多项数据披露,核心产业规模预估近1800亿
- ·2024年我国女性创业投资企业占比超四成
- ·“庆端午,划龙舟,迎全运”——2024年广东省龙舟锦标赛在阳春举行
- ·推进医疗检查结果互认,目前怎么样了?
- ·大湾区估值前十独角兽半数在小镇
- ·赴美上市倒计时!霸王茶姬获证监会存案
- ·食用大豆制品好处多,你知道怎么选吗?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或加强为今年第2号台风!将登陆广东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