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特奥会倒计时500天!他们有这些期待……
7月26日是残特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下称“残特奥会”)开幕倒计时500天。22日,倒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残特奥部举办媒体专访活动,时天j9邀请参与和见证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期待人士,分享自己的残特体育故事和对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的感悟,共同迎接残特奥会的倒计到来。
体育成为他们人生的时天转折点
“这个地方我很熟,有时候我也会跟视障伙伴来玩滑板、期待轮滑。残特”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专访现场,倒计“追光女孩”杨晓婷分享着自己的时天近况。
杨晓婷是期待j9广东首个使用盲文试卷的高考生。上大学后,残特她仍在不断突破自我。倒计2022年,时天她报名参加省残运会,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训练,最终获得双人自行车项目的两块银牌。参加体育运动,让她发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
“训练磨炼了我的意志,未来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因为有运动队的经历,想来那些困难也没那么难了。”杨晓婷说,参加完省残运会后,她前往本科院校继续求学,骑自行车的机会变少了,但却接触到许多新的运动项目。她还会主动帮助更多残障伙伴参与其中。
残奥会冠军周杨静带来了对她有特殊意义的北京残奥会金牌和广州亚运会火炬。它们见证了体育对她人生的改变。
周杨静在1岁9个月时在家门口遭遇了一场车祸,导致右腿截肢。参与轮椅网球、轮椅击剑和赛艇项目,成了她人生的三个重要转折点。
参加轮椅网球是周杨静接触体育的开始。迈开这一步后,周杨静的内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我还可以成为专业运动员,我也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运动让她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体育的同行者,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快乐。轮椅击剑让她第一次登上全国残运会的领奖台,残奥会赛艇项目的夺冠是她在体育赛场上坚持多年交出的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退役后,周杨静成了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对于即将到来的残特奥会,她希望自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参与其中,比如成为志愿者或火炬手等。
群众体育为他们提供更多舞台
“我自己是一名残疾人,也曾经是残联工作者,对这一次的残特奥会充满期待。”在广州市残联前理事长、广州亚残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梁左宜看来,每一次的大型体育盛会,都有助于广东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早在1992年,广州就举办了全国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其间,运动会的优质服务广受好评,尤其是“爱心满花城”这一理念影响深远,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迅速发展。到了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数十万名赛会志愿者、城市文明志愿者与市民一起传递爱心,让扶残助残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扎根、发芽。
“当时来到广州的运动员、教练员都非常感动,他们发现广州不仅在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文明建设也是全国领先的。”梁左宜回忆道。
“期待本次残特奥会的举办,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运动员都能很好地交流,也希望运动会能让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提升到新的高度,让残疾人感受到更多社会的温暖,让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新跃升。”梁左宜说。
在竞技体育之外,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自我实现的舞台。
广州市残疾人体育协会和广州市肢残人协会会长吴汉斌曾获得全国轮椅网球锦标赛团体、单打、双打冠军。2007年因伤退役后,他在残联和家人朋友的支持下,开办了一家乒乓球馆,每周向残疾人免费开放两天。如今,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的推广中。
“我们不断摸索哪些运动适合残疾人在社区、家庭中开展,正在推广的项目有乒乓球、羽毛球、旱地冰壶、飞镖、象棋、围棋等,在残联的支持下,广州开设了15个残疾人群众体育普及推广活动点,帮助越来越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吴汉斌说。
南方日报记者 吴晓娴 通讯员 陈新莉
原标题:
残特奥会倒计时500天,残疾人体育发展亲历者分享感悟:期待体育盛会让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新跃升
- ·“机甲战士”被海关截获:50台手机从腰腹武装到小腿
- ·注意!9日起,10路、58路公交车线路有变
- ·注意绕行!今起梅县区剑英大道延长线实施沥青路面改造施工
- ·促进粤台两地融合发展!他们组团来梅感受客家文化,体验山水乐趣...
- ·WTT仁川冠军赛:王艺迪逆转战胜陈幸同,夺得女单冠军
- ·梅河高速无缝对接梅州高铁!葵岗互通立交月底通车
- ·紧急通知!梅马组委会将取消这些选手的参赛资格
- ·我市1人上榜!广东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遴选结果揭晓
- ·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将举行 “神秘跑团”正在备赛
- ·金狮舞、烙画、挂大牌...这16项入围拟推荐第九批市非遗代表性项目
- ·群众异地办事so easy!梅州揭阳签订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协议
- ·2020年梅州导游业务技能培训班今日开班啦!
- ·注意!未来三天华南局地有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 ·授信1.2亿元!建行梅州市分行为现代农业发展引“活水”
- ·传承苏区精神,见证乡村振兴——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 ·梅州3个旅游点列入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历史文化游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