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团副团长潘智勇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
“当下梅州正在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省人设广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大代东汉东汉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表广AG超玩会入口正当其时。剧传究院剧博”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承研省人大代表、团副团长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一团副团长潘智勇带来了这样一份建议。潘智
广东汉剧,勇建议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快立是项建AG超玩会入口广东三大剧种(粤剧、潮剧、物馆汉剧)之一,省人设广有“客家人的大代东汉东汉大戏”之称,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牡丹”。表广“广东汉剧已有数百年历史,剧传究院剧博留下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孕育了许多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目前海内外戏迷观众已超过一亿。”潘智勇告诉记者,近年来,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立足本土,面向海内外,创作出很多与党同声、与民同心、与时俱进的广东汉剧精品力作,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梅州故事。2019年底,在广东汉剧院建院六十周年之际,梅州市召开广东汉剧振兴发展大会,发起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五省汉剧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立广东汉剧发展基金会,力促广东汉剧绽放新光华,创新传承客家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文化这个关键。“王伟中省长所作工作报告,提到‘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强岭南戏曲等特色品牌,支持梅州、潮州等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对广东汉剧来说,是重大利好。”潘智勇认为,无论是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还是做强戏曲特色品牌,都需要一个能够典藏、陈列和研究剧种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等文化教育功能的戏剧博物馆。从横向看省内其他剧种,粤剧博物馆、潮剧艺术博物馆都已建成开放多年。反观广东汉剧,剧种特色、艺术成就、文化底蕴等同样出彩,但是没有相应的博物馆,已无法满足传承、发展的需求。
为此,潘智勇建议,尽快立项建设广东汉剧博物馆,将其列入省、市重点规划项目。希望广东省、梅州市从文化产业政策、专项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在机构和专业人员设置、财政专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建成广东汉剧博物馆,能更好地抢救、收集、整理广东汉剧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景式展现汉剧历史、传承汉剧艺术、推动剧种发展,使之成为传播广东汉剧的‘新阵地’,进而推动区域文旅事业发展和地方公共文化建设‘双丰收’。”潘智勇强调。
图文/梅州日报特派广州记者:林德培
编辑:杨乔颖
审核:张英昊
- ·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绷紧安全弦 坚守安全底线 严格落实责任
- ·模范集体彰显爱民情怀
- ·雨城区上里镇七家村小 获赠价值3万元的体育器材和多媒体设备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第十九批)
- ·汉源县:2014年21个补助新建花椒烘干房通过验收
- ·神秘珍宝听且闻 “时光隧道”看雅安
- ·我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 ·享受书海中的宁静时光
- ·社区老人做文明劝导员 用行动守护文明
- ·荥经县人民检察院法制副校长送法进校园
- ·摄自然人文之景 展秀美雅安风采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 ·汉源县人民检察院深入重点企业走访座谈 夯实“五个环境”
- ·我市30部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亮相艺术节
- ·雅西高速公路开始“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