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时评丨传统文化遗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党的周日二十大报告6次提到“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时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丨传AG超玩会创新性发展,统文是化遗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是产赋村产中华传统文明的源头和根基。贵港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业振古郡新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周日作为乡村文化的时评重要载体,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文化、丨传AG超玩会推动乡村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统文作用。保护好、化遗发展好贵港本土乡村传统文化遗产,产赋村产促进乡村文化的业振传承与发扬,既是周日加快贵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也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重要文化基础。尤其是当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保护、发掘、利用凝聚乡村文脉的乡村文化遗产,是持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
传统文化遗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前提是保护。要深入挖掘、保护并管理好丰富多元的乡村文化遗产,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挖掘贵港本土特有的布山文化、客家文化等文化的历史,挖掘自然、人文、风俗、老街、古建筑等特色乡村文化,把物质文化遗产之“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神”融会贯通起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要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乡村文化档案,通过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等途径,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深耕本土文化品牌,更好地为人们守住乡村记忆和乡村文化。
推动乡村传统文化振兴,还需要让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要把乡村传统文化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把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发掘和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推动以生态与文化互动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繁荣发展。在乡村建设上,要注重对地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在原有风俗的基础上,挖掘培育村屯新文化,并将乡土文化特征融入公共空间的建设中来,改善乡村建设“千村一面”的现象。要结合“荷文化”“壮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历史内涵,打造更多富有贵港特色的乡土文化品牌。要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扶持农村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发掘如平南县大安镇迄今逾百年历史的校水柜习俗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文化遗存进行保护和传承,在条件成熟的村屯提供场所展示传统技艺。
传统文化遗产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真正发挥好乡村传统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作用。通过因地制宜开发、数字技术手段助力,可以更好平衡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促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一手抓保护,更好地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手抓发展,进一步提高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研究和利用水平,才能真正更好地把乡村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贵港乡村产业振兴。
- ·多元化科技帮扶茶叶种植,驻银江村落子科技特派员团队助力“百万万工程”
- ·果断收藏!2020年梅州“二十家客家菜名店”,别错过!
- ·深耕互联网产业梅州电商快速发展!“双11”梅州电商成交额39.44亿元
- ·点亮夜经济,城市不打烊!“夜梅州”原来这么醉人!
- ·美国无理制裁中方官员 外交部驻港公署提出严正交涉
- ·嘉元科技年产5000吨高性能铜箔项目成功试产
- ·广东月子中心联盟医学委员会专家巡讲暨梅州市首届母婴健康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 ·这是一条梅州天气预报:穿多了热,穿少了凉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 ·@梅州人,参与答题瓜分万元红包!速戳↓↓↓
- ·降温+降雨!20日,冷空气喊你入冬了
- ·还在朋友圈看风景?快来南寿峰赴一场养生之旅吧~
- ·小年初二,四朵“金花”转妹家
- ·大埔仍是第一名!梅州10月水环境质量 “梅指数”出炉
- ·网签3755套住宅商品房,环比上涨51.41%!梅州楼市“银十”成色足
- ·如何深耕梅州“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这些政策红利“大礼包”放送...
- ·多名目的增速全市第一 !梅州高新区(广梅财富园)2024年乐成建成超百亿园区
- ·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即将实施,梅州交警部门权威解读来了
- ·梅州高新区荣获“中国领军智慧园区”奖!
- ·降温+降雨!20日,冷空气喊你入冬了
- ·青梅有约,共启新程!梅州市高条理强人协会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高条理强人交流联谊行动举行
- ·确定首批15个活动基地!梅州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基地挂牌
- ·梅州73个基地上榜!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名单公示
- ·倒计时2天丨MIC2020市民互动展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
- ·第十六届深圳文博会“云上”开幕!梅州34家企业364件展品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