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进展如何?答案就在这些变化里

时间:2024-06-17 03:16:29 来源:时讯视界

  初夏,粤黔清晨的协作阳光洒在茶园里,绿油油的进展AG超玩会入口茶树仿佛罩上了一层金边,闪闪发光……这是何答化里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的一幕。

  该村因茶而兴,案变“户户种茶,粤黔人人采茶”,协作得益于粤黔协作,进展延伸茶产业链,何答化里开辟发展茶饮“新赛道”,案变实现农民增收、粤黔茶园增产、协作企业增效,进展走出一条乡村振兴致富新路,何答化里仅凭茶叶年人均收入可达2万余元。案变

  新阶段粤黔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广东深入推进产业、劳务、消费、AG超玩会入口科技和携手促振兴等方面协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粤黔协作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助力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产业协作

  去年以来新增引导755家企业赴贵州投资兴业

  乌蒙山下,李子村中,花香四溢。

  李子村,这个位于贵州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发生了巨变。

  这离不开来自广汽集团的帮扶,围绕“爱满车香”项目,广汽集团让芳香产业项目落地李子村,支持该村种植薰衣草、迷迭香、芝樱、高原雪菊等芳香作物200亩,形成了“种植—加工—开发—生产—销售”五位一体的芳香产业链,让乌蒙山的芳香走出大山,飘进大湾区。

  截至2023年,广汽集团打造的芳香产业链运营实体——贵州木梳苗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收入累计达2700万元,利润总额累计达15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家门口务工3000多人次,直接助农增收累计近300万元,为村集体合作社股东分红60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推进粤黔协作中,两省携手,把产业协作作为重要任务,广东与贵州协作开展打造产业集群行动,通过帮扶强链补链延链,目前,逐步形成7个产值数十亿元甚至超百亿元级的产业集群,大幅提升脱贫县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与此同时,广东还深入推动产业有序梯度转移。突出项目带动、联农带农,着力推动广东产业向贵州梯度转移,重点增强协作地区“造血”功能,促进特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23年以来,新增引导755家企业赴贵州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277.35亿元,实施产业项目763个,仅今年就新增引导419家企业赴贵州投资兴业;共建产业园区99个,其中农业产业园69个;援建、改造提升帮扶车间870个。

  劳务协作

  去年新增12.03万名贵州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初夏的正安依然凉爽,夜幕下,高约30米的巨型吉他雕塑在五彩景观灯的照耀下格外显眼。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正安吉他广场上不少市民正弹着吉他,开着直播。

  仅一条马路之隔,是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自从2022年启动建设,通过连续3年每年投入5000万元共计1.5亿元共建园区6.5万平方米,正安县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携手将小吉他做成了大产业。

  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就业,据统计,目前,在贵州正安经济开发区,吉他及配套企业达126家,解决就业近1.5万人,带动3500余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约3.6万元。

  此外,在广州国资委的支持和组织下,多家广州市属国企齐聚毕节,量身定做,开设了多个“订单班”,如广州港集团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一起开办的“广州港”班,广汽集团立马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了“广汽班”等,打造订单式劳务协作品牌,实现了跨越千里“送培训送技能送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把稳定就业作为重中之重。为此,在粤黔协作中,广东充分发挥“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实化量化劳务协作工作,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乡村工匠”工程,持续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式”输送就业,多措并举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

  2023年,新增帮助12.03万名贵州籍农村劳动力(含脱贫劳动力9.3万名)实现就近就业,15.18万名贵州籍农村劳动力(含脱贫劳动力9.92万名)转移省外就业。

  目前,在粤务工外省脱贫人口405.2万人,占全国跨省务工脱贫人口总数(931.5万人)43.5%,全部稳在广东、稳在企业、稳在岗位。

  消费协作

  今年采购、帮助销售贵州农副产品80.25亿元

  刚刚过去的5月20日,一场别有风味的发车仪式在广州火车南站举行——500名广州市劳模、优秀技术工人和先进职工分赴粤黔协作的毕节、黔南、安顺三地进行5天4夜疗休养活动。

  自2024年1月广东新一批粤黔协作工作队入驻以来,广州工作组依托工会组织,利用协作帮扶的安顺、毕节、黔南3市州康养资源,率先开展劳模、优秀技术工人和先进职工疗休养协作,坚持政策、服务、市场“三个赋能”,探索出一条消费帮扶协作新路。

  至目前已经组织6批次共583名劳模、优秀技术工人和先进职工入黔疗休养5天,直接拉动3个市州旅游增收440万元,成为协作地区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消费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粤黔协作以来,广东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创新建设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运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认定、“圳品”认证等平台,帮助脱贫地区更多利用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让更多的“土特产”走向大湾区、卖出好价钱。

  数据显示,目前已累计帮助贵州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51个、认证“圳品”47个。今年采购、帮助销售贵州农副产品80.25亿元。

  “今年我们还着手建设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大力推动黔货出山、黔货入粤、黔货进湾。”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广东将围绕助力协作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实现协作双方互利共赢,务实推进产业、劳务、消费、科技、干部人才等方面协作,推动粤黔东西部协作工作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黄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