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心强心 奔赴世界——写在《南沙方案》发布两周年之际

时间:2024-06-26 21:56:13 来源:时讯视界

  南沙站一期开建在即,湾心1小时内将通达大湾区主要城市;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即将复航,强心邮轮经济按下加速键;南沙期货产业园地上主体结构开工,奔赴布两AG超玩会这将成为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产业领域全要素产业园区……

  六月的世界沙方南沙,喜事连连,写南捷报频传。周年之际

  两年前的湾心今天(6月14日),《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强心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正式印发,提出要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奔赴布两打造成为立足湾区、世界沙方协同港澳、写南面向世界的周年之际重大战略性平台。

  战略部署决定发展高度,南沙迎来东风——紧随《南沙方案》而至,强心南沙用开放的奔赴布两产业布局,厚植科创产业“实体能量”;用开放的路径规则,凝聚港澳“融合能量”;用开放的城市格局,塑造未来城市“标杆能量”。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AG超玩会落实《南沙方案》的攻坚之年。

  作为“湾区之心”的南沙,要高举开放大旗,对标自贸港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提升门户枢纽核心功能,在推进双向开放中拓展经济纵深。

  乘风破浪,趁势而兴。珠江滔滔入海处,南沙正在擘画出一幅关于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蓝图。

  厚植产业,信心强大

  不久前,总部位于南沙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小马智行拟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

  在优渥的产业土壤上茁壮成长,这家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历程,正是南沙大力布局新兴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

  构建第三代半导体和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加快布局深海空天、全空间无人体系等前沿领域,培育低空经济、可燃冰等新赛道,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2+5+2”先进制造业体系初步成型……

  《南沙方案》明确,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应时而为,“芯晨大海”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南沙全面铺开,呈现一幅升腾的产业图景。

  用改革,为产业提供方向——

  《南沙方案》为产业发展营造了一方沃土,截至2024年5月,已兑现税惠红利超11亿元,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不断动能。

  两年来,南沙谋划推出了一批上下贯通、多部门协同、具有市场前瞻性的“集成式”改革,打造引领广东乃至全国的标志性改革品牌。

  南沙自身发力,协助项目实现“交地即开工”,广丰五线项目历时20个月即投产;芯粤能项目提前3个月开工;巨湾项目提前半年开工,历时14个月即投产……目前,南沙已推动20个项目提前开工,14个项目提前进入投产。

  战略高度加持,国家部委“放宽市场准入15条”、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支持南沙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海洋科技应用等领域先行先试,省层面也陆续出台《南沙条例》和“支持南沙若干措施”。

  南沙的雄心和实力得到更充分的支持和印证,更多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将在南沙形成。

  用科创,为产业注入动力——

  去年12月起,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的强强联手,合作启动一批前沿技术研究,为南沙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过去10多年里,港科大知名的“独角兽捕手”李泽湘教授参与了4家独角兽企业的创办,大疆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秉承创新精神的港科大(广州)扎根南沙,未来,将有更多“李泽湘”和“大疆”从南沙诞生。

  此外,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广州海洋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相继落地,作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人”字形走廊交汇点的南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

  产业雄厚,则信心强大。南沙,正用强有力的产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拥抱世界,开放自强

  放眼南沙港,万箱云集,货如轮转。

  广州港南沙港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内贸集装箱枢纽港。去年,这里的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930万标箱、同比增长5.4%,进出口货物货值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作为“湾区之心”的南沙,正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节点。

  成为开放门户枢纽,南沙的“超强引力”同样耀眼地释放在国际舞台上。

  在南沙,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世界媒体峰会创设14年来首次在北京外的中国城市举办、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CNBC全球科技大会等多场世界顶级盛会纷至沓来……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南沙已成为大湾区的“国际会客厅”,用博大的视野登上世界舞台。

  借势而为,乘势而起。面向世界的南沙,同样在协同港澳的道路上行远弥坚。

  化“制度之异”,为“制度之利”——从咨委会到澳促会,在高效运作的合作机制“牵线搭桥”下,南沙与港澳之间,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正在崛起。

  人才引力,正加快释放——从6大重点产业146项境外职业资格在南沙实现认可,到蕉门河两岸约10平方公里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街区的营造,青年人才在南沙加速汇聚。

  创新创业,被认可鼓励——南沙建成创享湾等13家各具特色的港澳青创基地,汇聚超700个港澳青创团队;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总部也在此揭牌运营。

  格局打开,则跻身强者。协同港澳,南沙用持续深入的“软硬联通”建设,推进粤港澳三地的资源交融;面向世界,国际化交流让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活力在南沙大放异彩。

  未来城市,步履强健

  珠江潮涌,同样涤荡着南沙的胸怀。

  作为省会广州的入海口,又矗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在广州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被赋予了“未来发展核”的重任。

  不仅是总面积803平方公里,有约20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在南沙,万亩湿地,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在此相融共生,一幅“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光、中国气派”的城市图景跃然眼前。

  在南沙,有对标国际一流的未来。南沙正加快编制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全省首个未来城市实证试点,集中力量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建设中央型CBD,向着广州“未来发展核”迈进。

  在南沙,见证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狮子洋通道、南沙枢纽站等内连外通项目正加快建设,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在这里有了具象的载体。

  在南沙,领略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南沙将打造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与此同时在万顷沙,正高规格打造一座城市综合体项目,将成为十五届全运会比赛的重要举办地。

  在南沙,体会人间烟火气。港式国际化社区有序推进,引进6家三甲医院,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即将复航,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之城正积极拥抱当下,阔步走向未来。规划明晰,则步履强健。在南沙,发展的万千生机竞相迸发,大湾区的“闪亮明珠”愈加璀璨。

  南方+记者 王一晴 柳时强 周甫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