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生命奇迹”超千次,她是广东分库志愿者“娟姐”
时间:2024-12-25 13:04:35 出处:百科阅读(143)
2024年6月26日,生命奇迹在广州定点采集医院的护送采集室,大家的超千次广AG超玩会目光都热切聚集在广东省三名志愿者戴振源、文萍和陈浩身上。东分他们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库志分别救助三位白血病患者,娟姐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2000例。生命奇迹
而在镜头拍不到的护送地方,67岁的超千次广红十字志愿者陈秀娟正忙个不停。递完证书、东分送出鲜花,库志她背对人群,娟姐有条不紊地登记造血干细胞资料、生命奇迹贴上中华骨髓库标志、护送包裹造血干细胞并放入专用保温箱,超千次广与运送专员进行交接。几个小时后,三份饱含着爱心和祝福的“生命种子”将按计划准时抵达患者所在的医院。
成为广东省红十字志愿者18年、广东分库志愿者的15年间,陈秀娟亲自交接过1100多份造血干细胞。面对“2000例”的成就,她显得很平静,“前不久才过了1900(例),(最近)几乎每天都有捐献。”
“他们太伟大了”
5月15日上午8时,陈秀娟准时出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AG超玩会
“娟姐,娟姐”,大家都这么叫她。从2009年至今,只要在广州采集造血干细胞,穿着橙色志愿者马甲的娟姐必定会来到采集室,寸步不离全程陪伴。临退休前几年,她开始“沉迷”志愿服务,一度连丈夫都忍不住抱怨,“一个月30天都见不到人!”
十多年来,每年农历大年初一娟姐(左一)都在献血站度过,服务献血者。图为受访者供图。
娟姐还记得15年前第一次踏进采集室的情景,“当时我感到无比激动,他们太伟大了。”每次见证“奇迹”发生,她都心怀敬意。这天的捐献者叫张福良,从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志愿捐献者到配型成功,他等了10年,直言能够被选中“感到很幸运”。
目前,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超过345万人,有超过12.4万的患者申请查询配型。患者找到配型相合的非亲缘捐献者概率是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不等。对于亟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和白血病患者来说,这是重生的希望。
对于配型的原理,娟姐尽量通俗地解释:“好比两个人有对应的10个基因点位,全相合是最好的。”
捐献期间,娟姐陪张福良聊天。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与捐献血小板类似,从双臂处采集外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其余血液成分回输捐献者体内。现场,张福良神情平静,状态良好。捐献过程持续3-4个小时,他需要保持平躺,如果饿了、渴了、内急了,娟姐总会第一时间帮忙。
在捐献陪伴以外,做好造血干细胞的储存和交接流程更是志愿者工作的重中之重。造血干细胞要在2-8℃环境储存,不可照射X光。包裹时,娟姐会用双层的医用治疗巾细致裹好血袋,系上绳结,再用带塑层的棉垫裹住冰袋,防止渗水——这是她多次实践后最实用的打包方法,既密实又整洁,郑重且珍贵。
娟姐正在打包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
在抵达患者所在的医院之前,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需要经历短则1-2小时、长则20多小时的旅程。负责运送时,娟姐要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箱不离手。“以前的运送箱和盖子是完全分开的,一旦盖子扣不稳,一拎起来就会整个掉落。我发现这个细节后,立即向中华骨髓库提议要把盖子焊在箱子上,即使盖子打开,箱子仍能牢牢抓在手上。”
“(因为)万一造血干细胞摔破了,患者就没命了。”对造血干细胞保存、运送细节的“锱铢必较”,让娟姐在业内出了名。“不少移植医院工作人员都知道娟姐,也十分认可她的细心和负责。”
约4小时过去,张福良完成捐献。拍照留念时,娟姐又变成“气氛组组长”,想办法逗大家笑,“我要捕捉他们开怀的一瞬间。”
“对患者来说,一切都充满变数”
谈到捐献者,娟姐满眼敬佩,但聊起患者,她的声音也沉了下去。“对患者来说,在没看到那袋造血干细胞之前,一切都充满变数。”
15年间,娟姐见证过许多血液病患者因为获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而“大步槛过”,重获新生。一位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小男孩,接受移植后恢复了健康,他爸爸高兴地发来孩子的拜年视频,“陈姨姨,新年好!”小男孩的声音又甜又亮。
偶尔也会传来令人扼腕的消息。有一次,一位捐献者已经注射三天动员剂,再过两天就是采集日,患者却没挺住,走了。当晚,娟姐通知捐献者,不用捐了。“他的情绪非常崩溃,我连着一星期打电话安抚他。后来,我收到了他写的决心书,说下次再有机会,一定要让他先上。”
时间就是生命。娟姐对这句话深以为然。
今年4月,娟姐探望血液病患儿。“生命的美好属于勇者。”她写道。图为受访者供图。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患者要提前进入无菌层流仓进行预处理,移植计划与采集计划严丝合缝。然而,捐献可能受捐献者工作、家庭事务等影响。这时,娟姐就会化身“协调员”角色,为促成一桩桩捐献而前后奔走。
娟姐曾替一位忙碌的手术医生请假,跑遍整个医院,就差去敲院长的门,所幸医院最后还是同意批假;有的捐献者父母不同意,娟姐就想办法约他们喝茶拉家常,聊着聊着,他们也渐渐放下了顾虑;有人在捐献前强烈要求知道患者的身份,娟姐就耐心解释供患双方无需相见的“双盲”原则,让他安心做好事……
“匹配成功的几率已如此微小,捐献的过程中稍有意外,都可能让整件事失败。”生命接力容不得半点闪失,娟姐觉得,社会各界仍有多种方式表达善意与支持,让更多血液病患者早些盼到珍贵的“生命种子”。
“越来越忙,也越做越顺”
娟姐越来越忙了。5月20日-24日,短短五天,广东省就新增了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一天3-4例捐献,如今已不算新鲜事。5月21日,娟姐在海珠区陪伴捐献,她的伙伴、广东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队长翁耀佳同一时间正在越秀区,见证着新一例捐献的诞生。
翁耀佳是广东省第193例和第238例捐献者,两次捐献的经历让他深感“自己的生命真的跟患者连在了一起”。受娟姐影响,翁耀佳也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12年间,他开展超400场科普讲座,欣喜地发现人们对捐献的认知越来越多,“悔捐”案例越来越少,捐献者的家人也更倾向给予支持。“广东是连续9年全国捐献数量最多的省份。”翁耀佳很是激动。
“这几年,各地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伍都在不断扩大。持续提升公众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晓程度,让大家知道救人英雄就在身边,是宣传动员工作的重点。”谈到志愿者这一角色的意义,翁耀佳深有体会,不涉及任何利益关系的志愿服务带给捐献者的不仅有来自社会的尊重和关怀,还有同路人互勉带来的共鸣和勇气。
正在参加无偿献血的翁耀佳。图为受访者供图。
“为了救患者的生命,您于2024年5月21日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特颁此证。”5月21日,来自珠海的小婷顺利完成捐献。在护士的见证下,娟姐郑重地把证书颁给小婷。
“她啊,5月初才到国外出了趟差。患者家属当时还有些焦虑,担心会影响捐献。我说,放心,她肯定会回来的。”护送奇迹1100余次,娟姐和伙伴们在人间的变幻无常中一次次见证善良带给生命的滋养,他们陪伴、奔走、不放手,为了让生命继续前行,为了给“热血英雄”们披上绶带,见证他们凯旋。
在小婷捐献完成,转身准备出房门时,娟姐三两步赶上,往她手里塞了个苹果,既补充能量,也寓意平安。在朋友圈,娟姐写道:“大爱之网由大爱的人们亲手编织,广泛覆盖,讲不完的英雄故事陆续有来……”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心怡
图(除受访者供图外) 张全壮
设计 孔韵彤
下一篇: 梅州印发妄想,三纵容动紧张留守顺境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