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办法为何修改?调休如何安排?最新解答→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题:放假办法修改及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六问
新华社记者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放假决定》,及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12日公布。办法就社会各方面关心的为何九游问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接受了记者采访。修改新解
问:此次修改的调休答→主要背景是什么?
答:《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制定以来,先后于1999年、何安2007年、排最2013年进行修订。放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办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为何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修改新解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调休答→客观上为增加假期时长提供了基础,何安也相应提出了要求。排最同时,放假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增加假期的呼声也十分高涨,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全国两会提案建议、网络媒体、九游专题调研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为修改放假办法作好准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部署。
问:此次修改的总体考虑是怎样的?
答:优化节假日安排,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变化、全社会劳动效率、群众休息休闲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直接关系每个人的休息和每个单位的运行,不同群众、不同方面的诉求不尽相同,需要统筹考虑,求得全社会“最大公约数”。这次修改,主要有以下考虑:
总体稳定。多年来,我国形成了长短假期搭配、传统节日放假兼顾考虑的假期安排格局,宜渐进式优化节假日放假安排,保持经济社会有序运转。
适度增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优化节假日安排首先要考虑满足群众休息休闲需要,还可以通过休闲时间的增加“充电”“加油”,推动提高生产效率,并扩大消费、推动服务业发展。
优化结构。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长假和中长假,是群众探亲出游的高峰,要在增加的假期中优先充实和保障,并统筹考虑其他短假期,尽可能给群众更多的出行和休假选择。
顺应民意。广泛收集、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和诉求,认真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意见建议,努力让放假安排更好回应社会各方面诉求和呼声。
问:修改后的我国节假日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答:修改前我国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7个,共放假11天。此次修改后,7个节日共放假13天。其中,春节4天(除夕至初三),通过调休放假至少8天,较原来增加1天;国庆节3天(10月1日至3日),调休形成7天假期;劳动节2天(5月1日、2日),调休放假5天,较原来少调休1天;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除逢周三外,结合与相连周末调休,形成3天假期。
问:此次修改有哪些关键点?
答:这次修改,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假期总量增加。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即农历除夕、5月2日,放假总天数由11天增加至13天。
除夕纳入放假。近些年,除夕主要靠调休或者灵活休假进行保障。除夕是全体中国人特别看重的传统节日,此次将除夕纳入法定节假日,通过制度化方式保障群众更好团圆过年,更好享受传统节日。
春节假期延长。增加后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放假调休8天。在除夕逢周五时,与周末顺连还可实现放假9天,例如2027年。春节时间延长且更加固定,大家能更好地安排探亲休假。
五一调休减少。“五一”季节较好、适宜出游,假期增加到2天、加上2天周末,只需要调休1天即可形成5天假期。
明确调休原则。多年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调休原则。此次将调休原则进行明确和公布,可以进一步稳定各方面预期,群众可以对照原则自行规划安排未来假期。
问:大家对调休十分关注,请问调休是怎样安排的?
答:我们注意到,当前各方对是否调休意见不一。客观地看,调休在保障居民探亲、旅游休闲等需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此次结合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对调休安排作了尽可能的优化。
明确调休原则。除个别特殊年节外,春节自农历除夕起放假调休8天,国庆节自10月1日起放假调休7天,劳动节放假调休5天,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分别放假调休或连休3天(如逢周三则只在当日放假),国庆节放假如逢中秋节则合并放假8天(2025年、2028年就是这样)。
优化调休安排。办法明确,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可合理安排统一放假调休。除个别特殊年节外,法定节假日假期前后连续工作一般不超过6天。
问:对于优化节假日安排,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
答:优化节假日安排,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涉及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安排,需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相关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协同落实节假日高速通行免费政策、铁路民航增加运力等工作,引导有关企事业单位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确保相关政策平稳顺利落地。特别是,积极推动带薪年休假制度进一步落实,让群众在法定节假日之外,通过年休假实现更加充分和灵活自主的假期安排。同时,相关部门也将密切关注人民群众诉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推进节假日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佛山机场多条航线恢复!3月30日起可通航14城
- ·8月份水质“梅指数”出炉!来看看你住的地方排第几→
- ·优秀!梅州这些镇上榜全省“双百”评选活动名单
- ·情系筑梦者 温情念师恩!梅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节活动礼赞教育工作者
- ·农业农村部推出60条乡村旅游春季精品线路 广东两地上榜
- ·哪个作品能突出重围?2022梅州市网络文明宣传季系列活动评审进行中
- ·梅州各景区“拍了拍你”:中秋假期文明出行,爱护环境!
- ·劳动创造幸福·梅州市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开班
- ·贷款余额突破百亿元大关!《梅州市住房公积金规画中间2024年年度陈说》宣告
- ·国庆、重阳将至,这个线上线下“文化大餐”别错过!
- ·预计明年下半年逐步投产!嘉元时代年产10万吨高端铜箔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 ·获各大媒体转发!《“我爱上了这里,爱吃梅州柚!”美籍客家女婿里斯这样过“客味”中秋→》深受读者喜爱
- ·广东省退役军人暨随军家属百企万岗促就业活动在穗举办
- ·注意!9月19日至12月2日,梅城这段路将右幅车道围蔽施工→
- ·维护“梅州蓝”常在!梅州市生态环境局倡议市民夜间加油、绿色出行
- ·公示中!丰顺金针菇、平远三华李、兴宁茶油、兴宁丝苗米拟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