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检测样品进行精确量算,做老做质并且每一个环节都在监督下进行
“最高一处22 厘米、百姓最低一处18.5 厘米,满意民工九游综合平均厚度19.5 厘米。工程格惠”10 日,量合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聘请公路检测专家对2012 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完工的做老做质7 个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标志着名山区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监督又实现了一个大跨越。百姓
近年来,满意民工土地整理项目在名山可以说是工程格惠家喻户晓,土地质量监督越来越透明,量合工程质量越来越高,做老做质老百姓越来越满意,百姓那么,满意民工名山区是工程格惠如何做到的呢?
人人关心惠民工程
2006 年开始,名山区土地整理项目开始立项实施,量合极大改善了茶叶产业示范区的生产条件,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区共有46 个土地整理项目立项,预算总投资5.5 亿元,涉及20 个乡镇168 个村。九游土地整理项目使该区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产业发展、新村风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名山区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中,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把土地整理项目变成老百姓广泛参与、造福广大群众的惠民工程。在茶产业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中,基本实现土地整理项目全覆盖,探索出一条“项目带动、干群主动、社会联动、百姓受益”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路子。
监督常态化透明化
方法一
公布联系方式,使质量监督投诉更畅通。
名山区新店镇石桥村7 组组长宋世斌,在石桥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要施工队施工他都要在现场进行监督,施工队出工他“上班”,施工队放工他休息。
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让他体会最深的是,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公布相关人员电话,让他监督更加顺畅、到位。
“有时,我们发现问题后与施工人员交涉,但施工人员不理睬,我们就给工程监理、现场代表打电话。如果还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就给主管领导打电话。对于质量问题,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打完电话后,主管部门很快就赶到现场,帮我们解决问题。”宋世斌说。
据了解,在名山区土地整理项目中,公布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现场代表、施工监理、项目实施乡镇主管领导联系方式,让老百姓发现质量问题后知道往什么地方投诉,是名山区抓好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的主要经验之一。
方法二
公开建设方案,让老百姓知道如何监督。
“C30、C25 如何配料,工艺流程是否按照程序操作,有没有打垫层、垫层厚度够不够,我们在现场一看就清楚。”名山区车岭镇桥路村二组村民李勇说。
2012 年8 月15 日,名山区对桥路村土地整理项目进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立即责令施工单位进行返工。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后,原本设计18 厘米厚的路面,被打成了36 厘米。水泥路面上再打水泥路,施工单位拿28 万元在名山搞了一个质量尝试。
近年来,名山区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公开工程建设设计方案,并告知群众质量监督具体办法,发动广大群众对工程实施进行全程监督,从料场开始到现场浇注,每一个环节都在群众代表的监督下进行。
“水泥用两包、沙子石头装平,配出来的料才能基本达到设计标准。这些监督常识,老百姓都懂,甚至比一些现场工人还精通。”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土地整理办公室主任李跃祥说。
方法三
切断利益链条,质量监督不留情面。
在实施过程中,名山区根据车岭镇经验总结出“主管部门到乡村组各级干部不得参与具体施工建设,30 分钟协调解决”的办法,使项目区内的干部不插手项目施工,让干部接到投诉后30 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切实保护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
“俗话说‘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的嘴软’,干部不插手工程建设便没有利益牵连,各级干部都能挺直腰杆说话,同时也切断了利益链条,确保质量监督不受阻。”车岭镇书记张树荣说。
2006 年开始立项实施项目以来,名山区先后对两条出现质量问题的道路做出返工处理,“水泥路面上打水泥路”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对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无论什么人打招呼,无论是什么关系,出现质量问题不讲客观、不讲私人感情,在质量问题上没有商量余地。”对有质量问题的工程,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从来不留情面。
方法四
满不满意群众说了算,合不合格检测结果看。
对于土地整理项目,在名山区老百姓心中是个坚大拇指的惠民工程。百丈镇百家村、前进乡尖峰村等通村道路硬化后,村民自筹资金立碑谢党恩;为感谢施工队建设了一条质量合格的路,老百姓杀猪办“九大碗”宴请施工队。
不仅要让群众满意,还要建设合格工程。4 月10 日,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请来了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专家,对2012 年实施的7 个土地整理项目进行质量检测。“我们不仅要做老百姓满意的工程,更重要的是要做质量合格的工程,让国家惠民政策,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市国土资源局名山区分局负责人说。
记者周代庆
让监督更有力
庆舟
今年年初,我市曾通报一些县区土地整理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其中一个乡领导将群众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归结到村民“私人恩怨”,对工程建设出现的质量问题避而不谈,放任施工单位继续建设豆腐渣工程。一些主管部门更是视而不见,对如何监督不宣传,怕群众知道如何监督了,给自己找麻烦。
一些群众对通路、通水泥路的渴望非常强烈,由于对于路的渴望而丧失了“监督”权。“我们没有掏一分钱,国家能够把水泥路给我们修通已经不错了,质量好不好没关系,总比走土路强。”有一些群众担心,由于质量问题去投诉,惹急了项目主管部门,工程项目就被挪到别的地方。
被监督、进行监督真有那么可怕?据了解,名山区质量监督透明后,关于土地整理项目的投诉未减少反而增加。但相关人士认为,这些投诉增加恰恰说明了一点,名山区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督更到位,因为群众对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得到了最大满足,每一个村民都积极成为监督者,也就形成了对工程质量监督的人数更多、范围更广、细节更细。
“我们在一个乡最多干几年,但老百姓要享受一辈子。如果路修不好,老百姓骂的是我们这些干部,而不是骂施工单位,所以在职一天就要搞好监督。”名山区一位乡党委书记说,“让监督更有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