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赵旭)续航能力关乎无人机的国科“生命力”,太阳能供能是研团实现无人机长时续航的重要路径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队研j9新型静电电机,成功研制出仅重4.21克的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实现纯自然光供能下的太阳持续飞行。相关成果7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力微
太阳能驱动大型无人机飞行已不是型无新鲜事,然而如何借太阳能驱动微型无人机一直是人机业界难题。当前无人机通常采用传统的国科电磁电机作为发动机部件,尽管目前太阳能电板转化率偏低,研团但大型无人机可装载大面积太阳能电板,队研以提供足够动能;于微型无人机而言,发出电磁电机在微型化后转速上升、太阳j9发热增高,力微能量转化率急剧下降,型无同时由于机身无法承受大面积太阳能电板负重,导致其无法飞行。
走进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验室,记者看到,这款微型无人机翼展约20厘米,底部装有两片仅不到半个巴掌大小的普通太阳能电池片。它如何实现飞行?
“关键是动力系统。”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漆明净说,首要考虑让动力系统减少热量损耗,使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电能高效转化为动能。团队创新性提出一种新型静电驱动方案,研制出转速低、发热少、效率高的微型静电电机,实现微型飞行器在纯自然光供能下的起飞和持续飞行。
漆明净介绍,静电电机之所以能减少发热,是因为静电具有高电压、低电流的特性,电流越小,发热越少。“跟冬天穿衣服时的静电原理一致。衣服上静电的电压能达到上千伏甚至上万伏,但由于电荷少、电流小,产生的电功率小,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他说,团队专门研制出仅重1.13克的超轻质高压电能变换器,将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电压从4.5伏左右提高至9000伏,打造出静电系统。
“太阳能微型无人机可实现长航时飞行,未来进一步开发后,有望在应急救援、狭窄空间检测等场景中应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闫晓军说。
-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正式投产 将加速大湾区新能源产业升级
- ·贵州“威宁洋芋”品牌强!致富路上迎“薯”光
- ·饶平县大埕镇红花村落:“四个聚焦”勾勒宜居宜业村落子蓝图
- ·保护发展两不误 红树林变“金树林”
- ·微信开通已读功能?腾讯高管回应
- ·工信部:为推动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超目标完成任务 托起我市“安居梦 ”
- ·连州菜心有多甜?听听AI互动智能体“小农同砚”奈何样说
- ·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公示!广东两项入选,来自化州和大埔
- ·国庆假期广东消防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 ·科研人员在广东发现新物种连山角蟾
- ·广州楼市持续回温,销售称“讲到嗓子都冒烟了”
- ·粤皖联动!广东省安徽商会走进科大硅谷
- ·澳门特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明日举行
- ·探寻光伏龙头企业眼前的“立异明码”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三人共同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