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了,海上油田不停产
制图:蔡华伟
“台风临近,台风来了接到指令,海上全体人员搭乘直升机撤离。油田AG超玩会”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来袭。不停受其影响,台风来了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海上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所属流花油田海域的油田风力达到10级、浪高6米。不停11月8日,台风来了70多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回陆地。海上
作业人员全部撤离,油田海上油田还能正常生产吗?
近年来,不停AG超玩会中国海油稳步推进智能油田建设,台风来了通过物联网、海上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油田多个油气田建成“台风生产模式”,提高油气安全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11月9日,“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共同服役的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50余天来累计产量突破5万吨。
“距台风中心230公里,风速35节,横摇0.7度,纵摇0.4度……”在位于广东深圳的流花油田生产操控中心,工作人员紧盯屏幕上的实时生产参数,通过远程操控系统,控制240公里外的“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进行生产。
“进入‘台风生产模式’,海上作业人员撤离到陆地后,通过‘复制’到陆地的中控系统对海上设施进行远程操控,操作信号通过卫星这个‘超级WiFi’进行传输,实现台风期间少停产甚至不停产。”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副总经理吴小路介绍,过去,流花油田每年受台风影响关停时间超过7天,带来原油产量损失超过8万吨,经济损失超3亿元。
迎战台风考验,也离不开能源重器自身的精妙设计和牢固“扎根”——
“海基二号”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导管架相当于“地基”,支撑海上油气平台搭载的300余套设备,它将生产系统从水下搬到平台上,主要负责原油开采和预处理。
导管架底部有4个边角,每个边角各有4根裙桩套筒、直径近3米,共16根,样子类似火箭底部的推进器。在打桩锤和水下机器人的配合下,16根长约170米、直径约2.7米的钢桩,分别插入裙桩套筒、钉入海底,再用特质水泥将空隙填满。中国海油流花油田作业区装备部经理曾强介绍,为更好应对深海极端恶劣环境,“海基二号”还针对性设计配备了深水导管架数字孪生健康管理系统,可全方位监测导管架的环境载荷和结构响应,提升深水油气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海葵一号”总重量约3.7万吨,最大储油量6万吨,负责将“海基二号”开采的原油,处理成合格原油进行储存、外输,每天可处理原油5600吨。
从传统的船型结构变为圆筒型结构,“海葵一号”对于各方向风浪流敏感性较低,可以更好适应深水环境;与此同时,采用多点系泊方式进行安装,12条锚腿由“锚链+中水浮筒+聚酯缆”构成,分为3组、每组4条,单条锚腿长2570米,其中,聚酯缆以高强聚酯涤纶绳为内芯,外部编织耐磨涤纶外套,几十万根纤维组成一根整绳,单根长度1300米,破断力强度高达2300多吨,从东北、东南、西北3个方向提供稳定的系泊力。
为了让导管架更好抵御海水腐蚀,项目还首次将牺牲阳极与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同时应用于超300米深水。简单理解,就是在导管架外围加装以锌为主要成分的阳极,“牺牲”自我,替代导管架钢结构先被腐蚀;同时,安装贯穿整个导管架的通电缆绳,相当于又穿了一层“防腐衣”,为未来30年的深水防腐蚀保驾护航。
曾强说,目前“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已实现移动5G网络通信覆盖。下一步,依托5G网络,流花油田还将探索关键设备智能诊断、人工智能辅助、智能安全管理等数智化工具应用,力争在安全管理上实现远程实时应急视频指挥,在油田开发上实现海上钻井数据回传、生产运营期数据实时云采集等一系列新功能。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1日 02 版)
- ·百万英才汇南粤|4月11日,江门市“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首站走进北京
- ·路名牌、灯箱、宣传栏统统来宣传!市民自觉践行文明公约,素质一齐up up!
- ·金融活水 浇绿成金!梅州金融机构38种产品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 ·2021年“梅州匠心柚农”和“梅州‘柚’心干部”系列评选活动启动报名!
- ·清明假期白云机场口岸出入境12.9万人次,同比增长30%
- ·雨情快报!过去24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梅县雁洋镇
- ·梅州首份《督促监护令》送达,唤醒失职监护人!
- ·3646万元!梅州获中央财政支持,将建超264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 ·南农晨读丨桃映象窝山
- ·2022年度梅州市城乡居民医保,10月起参保缴费!
- ·新学期临近,“开学经济”悄然升温!家长学生添置“新装备”
- ·220名学生圆梦!今天,梅州“助星圆梦”助学金发放到孩子们手里啦
- ·武汉将承办2025赛季女足亚冠联赛决赛 武汉女足将主场作战
- ·最高奖励5000元!梅州印发节水奖励制度
- ·你要的乡愁,可以购!+1元钱=4碗腌面!无论哪里,都能吃!
- ·雨情快报!过去24小时,最大雨量出现在梅县雁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