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落幕:崭新开始 无限可能

时间:2024-06-14 18:50:26 来源:时讯视界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2024年高考落幕:崭新开始 无限可能

  新华社记者

  随着北京、年高海南等地最后一场考试的考落交卷铃声响起,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幕崭九游记者在多地考点采访,新开限感受考生们蓬勃的始无朝气和向上的精神。挥别高考这场“成人礼”,年高他们迎来崭新的考落开始,怀揣梦想再出发。幕崭

  交卷 迎接崭新开始

  考生们从考场鱼贯而出,新开限家长们送上鲜花和拥抱,始无大家合影留念,年高记录下青春岁月里的考落难忘时刻……

  2024年全国高考6月7日开考,但各地结束时间不同,幕崭多数省份9日结束,新开限北京、始无山东、九游海南等省份10日结束。

6月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考点,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新华社记者明星 摄

6月9日,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考点,考生在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新华社记者明星 摄

  9日下午6点15分,最后一门生物学考完后,广东2024年高考顺利结束。在广州市第六中学考场门口,一位父亲手持亲手做的向日葵迎接儿子,表达“一举夺魁、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一位母亲对儿子说,不管考得如何,接下来是新的开始。

  高考不结束,保障不停歇。连日来,各地在治安管理、交通出行、防暑降温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南关区分局户籍大队民警张洋向记者展示高考生临时身份证明。“考试期间,各级公安机关在考点设置临时服务点,组织民警为考前发现身份证损坏、丢失的考生,提供现场核实身份、开具临时身份证明服务。”他说。

  10日上午9点30分,北京高考历史科目考试结束。几分钟后,早已在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考场外等候的考生家长黄女士,用手机拍下儿子走出考场的瞬间。

  “孩子没有选考后续的生物和地理,这就算正式完成高考了。”黄女士将手中的一束鲜花递给儿子说,“高考只是一次人生阅历,尽力了就好。”

  调整 为了更好出发

  “交卷啦!”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一班的金胜骏飞奔出考场。“我要去旅游,要补看没追完的小说,要开拓自己的眼界!”他迫不及待地诉说着高考结束后的规划。

  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做之前想做没时间做的事……和金胜骏一样,许多考生已经计划好怎样度过精彩假期,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成都市西北中学高三学生唐玉菁告诉记者,她准备报考沿海省份的大学,学习经济学或审计学专业,暑假准备去企业实习。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考场门口,考生家长王晶晶说,将实现这几年一直无法成行的家庭旅行计划,好好让孩子放松一下。

6月10日中午,家长在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门口迎接考生。新华社记者赵叶苹 摄

6月10日中午,家长在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中部门口迎接考生。新华社记者赵叶苹 摄

  海南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侯常山建议,考生在放松的同时,要继续保持高中阶段建立起来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调整身心,做好今后独立解决专业学习、同学相处、职业规划等方面问题的准备。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文龙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以提前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还可以加入大学新生群,提前认识新同学、建立社交网络。

  “这个暑假只是一个人生驿站,之后又是一段崭新的旅程。为自己的青春旅程做一些有趣且美好的事,身心愉悦、能量满满地迈向你们的星辰大海吧!”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委员、特级教师李惠君说。

  拼搏 未来无限可能

  等成绩、选专业、填志愿……高考虽已结束,但考生们追逐梦想的脚步并未停止。翻开青春新篇章,唯有继续拼搏,才能创造无限可能。

  高考过后,各地将围绕考生和家长关心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就业前景等情况进行解读,开展线上线下志愿填报咨询活动。

  记者了解到,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开发了“天津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通过系统的筛选功能,考生可以从数以千计的院校专业组中,根据本人实际情况与定位,结合兴趣、爱好,通过条件过滤、数据比对等,逐步聚焦到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院校。

6月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考点,考生和家长合影庆祝考试结束。新华社发(张晓峰 摄)

6月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考点,考生和家长合影庆祝考试结束。新华社发(张晓峰 摄)

  “既要考得好,还得填得好。”海南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刘敏说,学校专门组织高三班主任和有经验的老师组成高考志愿填报项目组,从政策、规则、技巧等方面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指导宣讲。

  如何看待“冷热专业”?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严景云看来,所谓“冷门”与“热门”只是一时现象,过几年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考生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自身选择。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浩宇建议,考生要对照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同时结合本人兴趣、爱好及国家未来发展需求选择专业方向。

推荐内容